在抖音上我看了一个画面非常震撼,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九十多岁的郑小瑛登上舞台,指挥大型交响乐《黄河大合唱》。她手执指挥棒,动作起落间,干净利落,挥洒自如。
郑小瑛是新中国第一位交响乐女指挥家,也是第一位登上国外歌剧院指挥台的中国指挥家,曾经获得法国文学艺术荣誉勋章和俄中友谊勋章,她热情奔放,舒缓有致的指挥风格,别说是现场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我看抖音的时候心里都热烈的为她鼓掌!
几十年前我做设计师的时候,去石家庄开选样定产会,住在一个大剧院旁边,有幸走进剧院亲眼目睹了指挥家郑小瑛在舞台上的风采。
那时候郑小瑛多么年轻啊,乌黑的头发,身上焕发着青春的活力,举手抬足间展示着高贵与典雅,她风度翩翩的走上舞台,指挥着一个庞大的乐队。指挥棒铿锵有力的挥舞着,优美的,抒情的,热烈的交响乐看的我如醉如痴,大开眼界。
其实在演出前,我就近距离的看到郑小瑛,她在后台一块空旷的地方,给前来观摩的业内人士做音乐讲座。
我虽然艺术天赋不高,但是我太喜欢艺术了,这么好的机会我可不能错过,我站在了听讲座的人员之间。
讲的具体内容,我现在回忆不起来了,但当时我听了很激动。我想,在交响乐演奏中,指挥是一个乐团的灵魂,职业指挥家不仅需要脑力,对体力的要求也非常高。指挥一场演出一站就是三个多小时,多么辛苦啊。郑小瑛演出前还忘不了给那些年轻的音乐人做音乐讲座。除了对音乐的热爱,郑小瑛该有怎样的情怀啊。
郑小瑛是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出生上海。1952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深造,1962年在国立莫斯科音乐剧院指挥意大利歌剧《托斯卡》,成为第一位登上外国歌剧院指挥台的中国指挥家。先后任中央歌舞剧首席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爱乐女室内乐团艺术指导兼首席指挥,厦门爱乐乐团艺术总监和首席指挥,获文化部直属文艺团体评比优秀指挥一等奖,我全国“三八红旗手”获法国文学艺术容易勋章等。
郑小瑛的艺术生命太长了,长的令人望尘莫及,不可思议。到了九十多岁还如此有风采,如此有活力,如此有气魄的指挥交响乐《黄河大合唱》,怎不让人敬佩不已。
无论在电视上还是在电脑上,还是在抖音上,只要有郑小瑛指挥的交响乐,我都非常有兴致的观看。比如《黄河大合唱》,《茶花女》,《蝴蝶夫人》,《福建土楼》等。
郑小瑛的指挥风格热情奔放,气魄雄伟,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就像报刊评论那样:她的指挥严谨,协调,富有表现力,充满了自信和权威性,这只可能来自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她本人天赋的音乐才华。
郑小瑛是我们仰望的交响乐指挥大家,跟我们普通人没有可比性。但是,当我看到郑小瑛指挥《黄河大合唱》的时候,心中深深的感到震撼,她不但为我们提供了女人生活的另一个版本,也让我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