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93 在日本追问战争记忆
二战结束已80年,战争记忆却从未随时间消褪,尤其在中日之间。作为二战战败国,日本如何讲述战争故事,又是如何建构战争记忆。带着这个问题,历史爱好者冯翔走访了知览特攻平和会馆、游就馆、广岛平和纪念公园等战争纪念馆。在那里,神风特攻队被强调是“保家卫国”的英雄,广岛核爆则执着于“纯粹受害者”的伤痛......加害者身份的模糊与受害者形象的突出,构成了日本战争记忆的鲜明特征。为何日本的战争反思始终差一口气?与德国的历史清算、德国政府的鲜明表态相比,日本的战争记忆为何呈现如此矛盾的面貌?本期历史学人邀请到资深媒体人、作家冯翔,他以个人观察视角,与大家一起拆解这些矛盾,谈讨战争如何被记忆。时间线:02:49 日本战争态度的两面性05:10 神风特攻队的“凄美叙事”10:07 神风特攻队的实效:绝望中的“回光返照”13:30 东京游就馆:甲级战犯的“英雄”纪念15:55 木口小平与广濑武夫,日本建构的战争神话19:45 日本对侵华战争的轻描淡写22:53 平和祈念馆:关东军战俘的“受害者”叙事29:16 广岛核爆中被遗忘的朝鲜劳工32:33 在历史反思上,为何日本不是德国?41:03 日本式的资料收集,对讲述中国的抗战记忆有何启示?45:01 西方如何看待日本的战争记忆?46:23 【片尾曲】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最后的胜利是我们的》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群体神风特攻队:即神风特别攻击队,是日本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成立的特别攻击队。中途岛失败后,日本为挽救其战败局面,利用武士道精神,按照“一人、一机、一弹换一舰”的要求,对美国舰艇编队、登陆部队及固定的集群目标实施的自杀式袭击,其队员全部为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年轻人。广濑武夫(1868–1904):日本明治时代的海军军人。在第二次旅顺港闭塞作战中,他为搜救部下杉野孙七而重返即将沉没的舰船,被俄军炮火击中而亡,因此被称为日俄战争的第一号军神。木口小平: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杜撰出的“军神”。据传木口小平是一名喇叭手,在成欢之战中吹着军号中弹倒地,死状还保持着嘴含军号的姿势。平冈敬:前广岛市长,他在任期内将广岛和平纪念公园外的韩籍核爆遇难者慰灵碑迁至园内。本期音乐: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最后的胜利是我们的》「和我们互动」出品方:单向街基金会出品人:许知远特约主编:高海博责任编辑:风子thewind编辑:晴宝后期:Bitcheese Brew节目运营:蒋喆 邓纯
Vol.92 弃夫与杀夫:民国女性的出走
之前我们以清代律法解读《红楼梦》中女性的命运困局,这一期,我们将目光投向更贴近现实的历史现场。1937至1949年的北平,战乱与政权更迭交织,物资匮乏如影随形,底层妇女以「弃夫潜逃」的方式获取生存机会:或寄望再嫁换取生路,或在纺织厂、帮佣的苦役中挣扎,她们凭大杂院的人情网络与当时简陋的交通,在绝境中寻得一丝生机。她们为何甘冒重婚等罪名也要出逃?是单纯的生存所迫,还是受新文化思潮的悄然触动?民国司法对她们的轻缓判决,与清代的严惩为何形成反差?「婚姻」与「找主」有有多少区别?「以工作为耻」的观念如何捆住她们的手脚?而80年后的今天,女性虽拥有更多权利,却仍面临职业、家庭等难题,古今困境有何异同?本期历史学人邀请到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员赵宏和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陈碧,延续法律与性别研究的脉络,剖析北平底层妇女的生存逻辑,对比不同时代法律对女性抗争的态度,探寻她们在绝境中突破束缚的勇气。时间线:02:06 80年前,“弃夫”为何成为底层妇女的生存选择?04:45 新文化运动启蒙,底层妇女被“唤醒”了吗?10:47 北平底层妇女的生存状况15:52 女性靠大杂院的关系网求生24:16 民国司法为何比清代对女性更宽容?35:37 女性讲述苦难不再是一种耻辱44:26 国家治理对女性出逃的双面影响50:24 80年后女性的“出走”有何不同?54:08 电影《酱园弄》映射的三类女性01:06:02 未来法律如何为女性选择保驾护航?01:17:30 【片尾曲】苏运莹《野子(live)》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群体苏青(1914–1982):本名冯允庄,中国作家、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海派女作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结婚十年》《歧途佳人》、散文集《浣锦集》《饮食男女》等。张桂梅(1957–):全国优秀教师、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2008年,她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帮助众多贫困山区女孩走出大山、改变命运。苏敏(1964–):自驾旅游领域自媒体创作者。2020年她从郑州出发,开始自驾游的旅途。她“离家出走”的故事激励了许多人勇敢追求自由和自我价值,其经历也被改编成电影。房主任:山东临沂农村的50岁脱口秀新人,在《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的表演中,她以荒诞的口吻回忆包办婚姻,其表演的内容引发全网热议。「和我们互动」出品方:单向街基金会出品人:许知远特约主编:高海博责任编辑:风子thewind编辑:晴宝后期:Bitcheese Brew节目运营:蒋喆 邓纯
Vol.91 夹缝求生:游走于大国博弈中的抗战外交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历史学人”将推出系列节目聚焦抗战历史。本期节目我们将围绕中国的抗战外交斡旋,尤其是自1937年全面抗战至1941年珍珠港事件前。这期间,德意日轴心逐渐联合,反法西斯联盟却尚未成型,英美苏各有算盘。中国独自面对日本的侵略,作为被侵略的一方,中国不得不游走于大国博弈中,夹缝求生。这场外交博弈充满曲折:德国由对华军火供应国转向对日妥协,苏联援华却拒参战,英法则绥靖退缩,美国态度渐转成为关键。为何中德“蜜月”骤然终结?苏联援助背后有何地缘考量?英国为何在滇缅路问题上反复?蒋介石如何最终锁定美国?本期历史学人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蔡梓,分享1937-1941年期间中国如何在大国夹缝中以战促援,揭开那段从孤立到同盟的外交突围史。时间线:01:52 为何要让中日战争“国际化”?10:05 中德蜜月的终结:从军火供应到陶德曼调停失败15:04 英美“踢皮球”:中国求援初期的失望与转向19:45 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背后的算计27:03 慕尼黑协定后,中国外交的悲观与期待40:14 1939年中美关系如何逆转?51:22 中国为何选择“半公开站英法”?01:00:53 至暗时刻:「联德」的选择?01:06:14 从孤立到同盟,中英美最终走向同一战壕01:07:49 抗战与外交:自助者天助的四年坚持01:09:40 【片尾曲】中央乐团《保卫黄河 (齐唱、轮唱)》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群体王世杰(1891–1981):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和外交家。早年留学英国和法国,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武汉大学校长,而后逐步进入国民党高层,先后任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部长、宣传部长、外交部部长。孙科(1891–1973):孙中山与原配夫人卢慕贞所生长子,民国时期的重要政治人,长期担任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徐永昌(1887–1959):民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军令部部长,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原大战晋绥军总指挥、抗战时期军委会四巨头之一,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本政府投降。张群(1889–1990):国民党元老,曾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应对日本侵华局势。陶德曼(1877–1950):德国外交家。1937-1938年,奉德国政府之命与驻日大使狄克逊斡旋于中日政府之间,为谋求“停战”与“和平”开展一系列秘密外交活动。郭泰祺(1889–1952):民国时期政治家、外交家。1919年以中国代表团专门委员身份出席巴黎和会。1940年后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联合国安理会首任中国首席代表。顾维钧(1888–1985):中国近现代外交家、政治人物。1919年和1921年,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就山东主权归属问题据理力争。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驻英大使等职,为支援抗战奔波。孔祥熙(1880–1967):银行家及富商,曾任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朱家骅(1893–1963):中国近代教育家、科学家、政治家。国民政府成立后,历任教育部长、交通部长、浙江省政府主席等职。陈光甫(1881–1976):中国近代著名银行家、企业家。抗日战争时期,作为国民政府代表赴美谈判借款事宜,促成了中美“桐油借款”等重要贷款。胡适(1891–1962):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曾任驻美大使,为争取美国对中国的支持做出重要贡献。抗日战争期间支持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本期音乐:殷承宗《保卫黄河 (钢琴协奏曲)》 中央乐团《保卫黄河 (齐唱、轮唱)》「和我们互动」出品方:单向街基金会出品人:许知远特约主编:高海博责任编辑:风子thewind编辑:晴宝后期:Bitcheese Brew节目运营:蒋喆 邓纯
Vol.90 老佛爷与革命者:谁是拉法耶特?
拉法耶特是谁?“老佛爷百货”——这座巴黎最著名的百货商场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以纪念这位横跨美法革命的传奇人物。18世纪末的大西洋两岸,革命浪潮席卷北美与法兰西,拉法耶特的身影在两场划时代变革中格外耀眼又充满争议。19岁的他变卖家产奔赴北美战场,与华盛顿结下如父如子的情谊,助推美国独立;归国后投身法国大革命,参与起草《人权宣言》,却因战神广场惨案从“革命宠儿”沦为争议焦点,在荣光与撕裂中挣扎。他为何冒险赴美参战?与华盛顿的情谊藏着怎样的羁绊?从起草《人权宣言》到战神广场事件,其立场转变背后有何复杂考量?晚年重访美国,面对物是人非的故地与不完美的现实,他又怀着怎样的心境?为解开这些疑惑,本期历史学人邀请华南师范大学的黎英亮,他将带我们走进拉法耶特的内心世界,解读他在历史关键节点的选择与挣扎,探讨这位“两个世界的英雄”留给后人的启示。时间线:02:25 19岁贵族为何变卖家产、孤身赴美?05:40 双重身份的桥梁,如何促成法美同盟?09:29 如父如子:华盛顿与拉法耶特的战场情13:29 英雄归来遇困局18:01 起草法国《人权宣言》,勾勒最初的革命设想22:11 战神广场惨案,英雄落寞的开始33:13 拉法耶特与拿破仑的复杂交集40:33 最后的返美之行,一场向青春与故友的告别47:55 1830年的选择:为何再扶一位国王?52:47 理想的坚守:实现法治下的人权与自由55:19 【片尾曲】Coldplay《Viva la Vida》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群体拉法耶特侯爵(1757–1834):18至19世纪法国政治、军事人物,法国大革命时期君主立宪派代表人物,参与起草法国《人权宣言》。1777年志愿参加美国独立战争,两次被授予美国荣誉公民称号,被称为“两个世界的英雄”。乔治·华盛顿(1732–1799):出身于英国移民家庭的美国政治家,首任美国总统,美国开国元勋之一。亚历山大·汉密尔顿(1755–1804):美国政治家、军人、经济学家,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美国宪法的起草人和签署人之一。1804年死于与阿伦‧伯尔的决斗。亨利·劳伦斯(1724–1792):美国开国元勋,《邦联条例》签署人之一。詹姆斯·门罗(1758–1831):美国第五任总统,最后一位担任总统的美国开国元勋。让-保尔·马拉(1743–1793):法国大革命时期激进民主派代表,巴黎人民起义的领导之一,1793年被刺杀。乔治·雅克·丹东(1759–1794):法国大革命领袖、雅各宾派主要领导人之一,1794年被处死。马克西米连·罗伯斯庇尔(1758–1794):法国大革命时期政治家,雅各宾专政时期的实际最高领导人,“热月政变”中被处死。拿破仑·波拿巴(1769–1821):即拿破仑一世,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路易·奥古斯特(1754–1793):即路易十六,法兰西波旁王朝复辟前最后一任国王,法国历史上唯一被处决的国王。路易·菲利普(1773–1850):即奥尔良公爵,法国奥尔良王朝唯一的君主。七月革命后,被资产阶级自由派等拥上王位。西蒙·玻利瓦尔(1783–1830):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先驱,先后领导军队解放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拿马、秘鲁和玻利维亚六个国家,积极推动民主意识形态在这些国家的发展,缔造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被尊为“南美的解放者”。本期音乐:Daveed Diggs & Original Broadway Cast of Hamilton《Guns and Ships》Coldplay《Viva la Vida》「和我们互动」出品方:单向街基金会出品人:许知远特约主编:高海博责任编辑:风子thewind编辑:晴宝后期:Bitcheese Brew节目运营:蒋喆 邓纯
Vol.89 从清代律法看红楼梦中的女性之死
自《红楼梦》问世至今,有关它的研究林林总总。但若要读懂它的“千红一窟,万艳同杯”,则一定绕不开清代法律这一环。在《红楼梦》所依托的清代封建社会,律例从来不止是条文,更是悬在女性头顶的利刃。书中刻画了多位女性的死亡:秦可卿之死的隐喻,鲍二家的卑微殒命,尤三姐拔剑自刎的决绝,还有黛玉悲剧命运中暗藏的婚姻与财产纠葛......若跳出文学想象,置于清代律法体系中,会浮现出许多不同的议题:为何亲属相奸在清代刑案中十分常见?主仆间的性侵竟可不受律法约束?女性追求自主婚姻有多难?表亲婚姻是否合法?又牵涉怎样复杂的财产继承与宗法制度?清律视贞洁重过生命,女性遭遇侵害时,或许唯有自杀才能自证清白。如今,当我们在现代法治的阳光下回望那个时代,从“损肤闻之”到“合理反抗”,性犯罪认定标准已然发生根本转变,但对女性被害人的不信任在当今是否依然存在?本期历史学人特邀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陈碧和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柯岚,二位将以清代司法为镜,拆解红楼女性命运背后的律法枷锁,更借古今对照,为当下社会议题带来新思考。时间线:00:43 为何用清代法律读《红楼》?06:10 秦可卿之死:病亡还是威逼致死?13:10 亲属相奸为何是古代最常见的性犯罪?21:05 鲍二家的之死:主仆关系中的性侵“免责特权”30:08 裂衣·伤痕·证人,怎样才算完美受害人?35:37 女性在遭遇性侵害时面临的求助困境48:14 贞节牌坊,是荣耀还是逼死女性的经济诱饵?52:02 古今性犯罪立法:从“损肤闻之”到“合理反抗”的跨越59:03 尤三姐之死:理想破灭与社会逼迫的双重绞杀01:11:27 从法律角度看,宝玉和黛玉能结婚吗?01:24:44 【片尾曲】陈力《红豆曲》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群体曹雪芹(约1715–约1763):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秦可卿:《红楼梦》中的角色,贾蓉之妻,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珍:《红楼梦》中的角色,贾敬之子。为人荒淫,与儿媳秦可卿私通、与尤二姐尤三姐纠缠。后来贾府被抄后革去世职,发配边疆。裕兴(1772–1829):爱新觉罗氏,和硕豫通亲王多铎后裔、豫良亲王修龄第三子。爱新觉罗·裕兴在嘉庆皇帝大丧期间,趁家中无人奸污了丫环寅格,导致寅格悬梁自尽。丑闻传出,造成极大影响,道光帝将裕兴革除王爵、赐死。后因皇太后等人求情,改为监禁三年。鲍二家的与贾琏:《红楼梦》中的角色,是贾府男仆鲍二的妻子,书中人称鲍二家的。她嫁给了贾府的家仆鲍二,却与主子贾琏有私情,被王熙凤当场捉奸,上吊自尽。尤三姐和柳湘莲:《红楼梦》中的人物,是尤氏继母和前夫的女儿,尤二姐的妹妹。她看中柳湘莲后,就托付姐夫贾琏与之定亲。但因柳湘莲认为尤三姐是个不净之人,要索回定情礼,刚烈的尤三姐在奉还定情礼时自刎。林黛玉和贾宝玉:《红楼梦》中的两位主要人物,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是小说的核心情节之一。林黛玉是贾宝玉的姑表妹,与林黛玉情投意合。最终贾宝玉在家族的安排下与薛宝钗结婚,而林黛玉则在忧伤和病痛中离世。贾宝玉在得知黛玉的死讯后,悲痛欲绝,最终选择出家。本期音乐:王立平《红楼梦序曲》陈力《红豆曲》「和我们互动」出品方:单向街基金会出品人:许知远特约主编:高海博责任编辑:风子thewind编辑:晴宝后期:Bitcheese Brew节目运营:蒋喆 邓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