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珺Jùn|商业访谈录

张小珺Jùn|商业访谈录

https://feed.xyzfm.space/dk4yh3pkpjp3
17 Followers 116 Episodes Claim Ownership
努力做中国最优质的科技、商业访谈。 张小珺:财经作者,写作中国商业深度报道,范围包括AI、科技巨头、风险投资和知名人物,也是播客《张小珺Jùn | 商业访谈录》制作人。 如果我的访谈能陪你走一段孤独的未知的路,也许有一天可以离目的地更近一点,我就很温暖:)

Episode List

63. 商业口述史:中资到海外买买买的大时代,以430亿美元并购先正达为最高潮

Apr 7th, 2024 12:00 AM

2009年,中国资金开启了一段到海外买买买的波澜豪情的大时代。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吉利并购沃尔沃汽车,这两起在当时并不被看好的蛇吞象案例,昭示了整个时代的先驱和开端。不止如此。2016年,中化集团更是以43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农产品行业有“皇冠上明珠”之称的瑞士先正达集团。此次收购标志了这个疯狂时代已经涌向最高潮,也是尾声。本集我邀请亲历该时期全程、彼时正在中化集团做投资并购和资本运营的王威先生,聊聊这个时代的起承转合。随着全球化低头,中国式出海将去往何方?最新消息是,先正达已撤回主板首发上市的申请。这集播客我们的录制时间是去年夏天,我们的商业口述不涉及对最新新闻的评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我们的播客节目在腾讯新闻首发,大家可以前往关注哦,这样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节目信息和更多新闻资讯:)【嘉宾小记】王威,职业生涯起步于四大;2009-2017年先后在中化集团负责投资并购和资本运营,参与并主导多起大型海外投资并购案,完整经历了中国资金到海外收并购热情高涨的大时代;而后出任A股上市公司梅花生物CFO;现在是某世界500强企业副总裁和董事会秘书。 02:06 自我介绍 03:01 同时在央企/民企/外企/混合所有制企业待过,几种企业文化差 06:01 “我们都是围着老板转的”和拎包文化 10:56 界定企业并购与VC、PE的区别 15:06 买买买大时代揭开帷幕的标志性事件 18:02 为什么国家倡导的是跨国并购而不是出海做业务 20:04 欧美国家并购结果惨烈,东亚儒家思潮对被并购企业较和善 20:45 联想鲸吞IBM PC业务和吉利并购沃尔沃汽车是标杆案例 22:00 这两起并购的四个共同点,其中之一是交易时都不被看好 31:40 欧美企业并购完立马裁员、干掉管理层,中国企业恰恰相反 32:48 将并购类比成从谈恋爱到结婚再到过日子 37:50 “没有不好的交易,只有不好的价格” 39:00 中国买买买大时代出现的底层动因(日本90年代是参照系) 42:38 在时代的窗口期,进入中化集团做投资并购 43:24 先正达从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不可触碰,到中国企业染指 50:26 海外企业对中国买家的态度变化 51:11 亲身参与430亿美元中国有史以来海外最大并购案 52:13 并购四阶段:战略-筛选目标-执行-整合 01:09:15 旷日持久的谈判、以年为计的整合 01:12:40 大时代的高潮与落幕 01:17:10 其他收并购代表案例,成与败 01:22:45 海外收并购热情高涨,为什么反观国内收并购文化贫瘠? 01:26:48 几个词形容这个特定的大时代 01:29:15 海外并购中好玩的:两套体系、白衣骑士、大忽悠 01:39:00 最后的建议【更多信息】联络我们:微博@张小珺-Benita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公众号:张小珺

62. 你们要的朱啸虎,来了

Apr 1st, 2024 12:00 AM

很多听众在后台留言,希望我们的播客也放出对金沙江主管合伙人朱啸虎的访谈,他在对于大模型的观点讲了一个中国现实主义的 AIGC 故事。那么今天你们要的 Allen Zhu 终于来了。访谈一共有两次,播客收录的是其中一次访谈。我的播客节目在腾讯新闻首发,大家可以前往关注哦,这样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节目信息和更多新闻资讯:) 01:31 说实话,卷出200多个大模型有什么意义呢? 03:00 马上能变现!马上能变现! 08:02 AIGC PMF,你十个人找不到,投一百个人同样找不到 08:37 我都不愿意去聊,你知道吗?这没有意义——这些公司,要场景没场景,要数据没数据,你说它有什么价值?而且一上来估值这么贵 12:35 王慧文,我这么熟,我都不愿意去找他和他谈这个事 14:45 技术的人,都是不相信我比别人差的,你说这个怎么合并? 16:42 我跟王小川说过,如果没有反垄断,我愿意投王小川的 19:23 那个时候,大家就FOMO情绪比较高涨的时候 25:12 美国公司就:卧槽你们怎么做出来的?感觉很惊讶 31:40 短期内肯定做to B,起来快,to C要见到iPhone 3时刻 37:42 我跟张旭豪谈了三次:33这个数字对我不好,37是我的幸运数字 41:48 哎……就是……说实话一鸣确实很难判断 47:15 别烧钱,别烧钱,听我们话的都还可以《2024 AI 三部曲》合集:《对话月之暗面杨植麟:向延绵而未知的雪山前进》《朱啸虎讲了一个中国现实主义AIGC故事》《王小川想提出中国AGI第三种可能性》【更多信息】联络我们:微博@张小珺-Benita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公众号:张小珺

61. 和王小川聊再创业这一年:回应朱啸虎与中国AGI第三种可能

Mar 17th, 2024 11:23 PM

今天的嘉宾是百川智能创始人兼CEO王小川。大家可能注意到,我在3月写了三篇关于中国AI的报道,合称《2024 AI 三部曲》。在前两篇发布后,以杨植麟为代表的理想主义“技术信仰派”和以朱啸虎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市场信仰派”,双方观点引发广泛关注。而且,朱啸虎在报道中三次点名王小川和百川智能。几天以后,王小川接受了访谈。他试图阐释在技术和市场、理想和现实之外,中国AGI还有第三种可能性。我的播客节目在腾讯新闻首发,大家可以前往关注哦,这样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节目信息和更多新闻资讯:) 02:00 对《朱啸虎讲了一个中国现实主义AIGC故事》的读后感 04:15 我代表中国AGI的第三种声音:“理想上慢一步,落地上快三步” 07:52 朱啸虎谈应用、应用,杨植麟谈技术、技术,我要谈的是TPF(Technology-Problem Fit,技术与行业现存问题相契合) 10:01 我认为AGI的应用是在造人,是一种类人的新物种 11:02 从2023年4月再创业百川智能的前因与思考(我想对生命做建模) 19:00 我有洁癖,不想在淘宝买账号,要用自己的账号和IP去访问ChatGPT 26:40 怎么看朱啸虎说:“你说这些创业公司有啥优势,有啥条件去做大模型?百川发布了给游戏的NPC,你有啥数据去训练游戏的NPC。大厂有大把、大把数据。我让一个公司去体验了一下,没看出任何区别。” 27:56 我想构建的三座模型大楼、三个世界(娱乐、医疗、创造) 32:21 我和朱啸虎在深创投活动上的见面聊天,他挺真实的 35:13 发完第一版模型后去了一趟美国,提升了语言体系 38:56 你怎么看之前外界总把你和王慧文(光年之外创始人)放在一起比较? 43:19 过去一年多少次遇到过朱啸虎这样的投资人,他们可能拍着你的肩说,不是我跟你的关系不好,但是我就是不能投你? 44:05 要投入成本追赶GPT-4吗?医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场景 46:53 百川智能的团队建设(240人+,为什么搜狗在浏览器、搜索不是第一,在大模型能干到第一?) 47:49 蔚来创始人兼CEO李斌四五年前就预言,苹果造不出来车 51:40 百川为什么既做to C又做to B?什么to B是做的、什么是不做的? 53:05 什么是百川能做OpenAI不能做的?什么是百川能做的国内巨头不能做的? 56:12 搜狗的经验对大模型创业的帮助、和它的不同,搜索是包袱吗? 58:18 曾经在百度的阴影下、搜狗的绝境中如何突围(我们2011年遗憾错过了推荐) 01:00:55 被边缘化的经历与对个人的影响 01:03:18 低估技术和仰望技术都是不好的状态 01:04:15 对2024年、2025年的预期:技术和瓶颈 01:06:15 集中回应朱啸虎的n条质疑 01:16:16 技术同事想做Sora,被我摁死在这了 01:19:56 今年过完年,我放下了焦虑、摆脱了一味跟随GPT的惯性《2024 AI 三部曲》合集:《对话月之暗面杨植麟:向延绵而未知的雪山前进》《朱啸虎讲了一个中国现实主义AIGC故事》《王小川想提出中国AGI第三种可能性》【更多信息】联络我们:微博@张小珺-Benita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公众号:张小珺

60. 与戴雨森和季逸超聊,一幅Sora的信息拼图和大模型淘汰赛

Mar 11th, 2024 4:00 AM

今天的嘉宾是真格基金的戴雨森和季逸超。我们从开年AI届两件大事开始聊起:OpenAI发布Sora和Google推出开源模型Gemma。作为投资人和创业者,他们尽最大可能收集了各方的声音,试图搞清楚Sora在人才、算力和数据等各方面究竟是如何实现的。那么,这一期也是关于Sora的一幅信息拼图。同时,雨森是月之暗面和之前光年之外的天使投资人,所以我们也聊了聊国内的大模型生态及进展。关于中美大模型,在过去几个月里,我访谈了杨植麟、李广密、朱啸虎,你会发现我们对每一个人提出一些相似的问题,但从中得出了很多截然不同的答案。这正是大模型今天发展中有意思的地方,我接下来会持续关注通用人工智能,欢迎订阅我。如果大家有更多想要讨论的话题,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我的播客节目在腾讯新闻首发,大家可以前往关注哦,这样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节目信息和更多新闻资讯:) 03:25 从开年两件大事聊起:OpenAI发布Sora和Google推出开源模型Gemma 08:03 我们试图通过找很多人聊拼凑一幅信息拼图 08:25 Sora背后的人:Tim和Bill是伯克利师兄弟,Bill在Meta是谢赛宁的实习生,通用人工智能行业有很多渊源和师承 12:24 为什么OpenAI能让一个95后Bill去担纲做这个事?体现出年轻组织的活力 13:02 作为天使投资人如何绘制AI方向的人才地图?(北美AI四大名校) 16:35 关注近期AI届一些人才流动:谢赛宁、何恺明回到学术界;OpenAI创始成员之一Andrej Karpathy离开OpenAI;蒋路从Google去了TikTok 23:45 采样了很多人的观点以后,关于如何实现Sora,我们目前了解到的信息(模型规模/数据/实现路径) 28:54 资金规模、算力规模等绝对数量级都不是遥不可及,所有头部大模型公司和大厂都能做,但1年赶上Sora也过于乐观 34:37 Sora发布对当前大模型战局的影响(“把战争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37:06 我们距离“世界模拟器”的真实距离 46:22 AGI一大瓶颈:大一统模型尚且没有找到可行路径 56:19 泡沫不可怕,泡沫会带来基建,为未来的应用打下基础,99%的公司死去、留下1%公司 58:24 关于投资的思考:为什么投资月之暗面和光年之外? 01:03:36 记得有一次和杨植麟吃饭,他说不希望以后大家提到他觉得是一个技术大牛,他希望是一个做出了很好产品的企业家 01:06:05 大模型公司的出路问题 01:14:27 AI应用出现的时间点可能比移动互联网要慢,因为它需要模型到达一定能力程度,才能从没用涌现成有用,但是当它一旦变得有用,扩散速度可能远快于移动互联网应用 01:20:41 每一次OpenAI升级会带来VC投资的结构性调整吗? 01:25:29 Google推出了开源模型,对于整个市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01:28:06 AI越来越强悍,给人类一点建议吧 01:31:43 雨森,你为什么喜欢发即刻? 01:34:53 对于Sora至今不了解但是很想了解的地方【更多信息】联络我们:微博@张小珺-Benita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公众号:张小珺

59. 和杨植麟聊大模型创业这一年:人类理想的增量、有概率的非共识和Sora

Mar 1st, 2024 10:00 AM

今天的嘉宾是大模型公司月之暗面的创始人兼CEO杨植麟。杨植麟是去年成立的这批国产大模型公司创始人中,最年轻的一位,也是学术、工作履历和通用AI有最直接相关的一位。他毕业于清华和CMU,总计论文引用次数超过22000次。在人人喊PMF(产品/市场契合)、人人喊商业化的中国AI生态里,这位AI研究员出身的创始人倒不那么着急。国产大模型中,月之暗面是最坚定做to C、且只做to C的一家公司(于去年10月推出了智能助手Kimi),也是目前估值最高的一家中国大模型独角兽(投后估值超过25亿美元)。就在他们第三笔融资进行的过程中,我和杨植麟聊了聊他过去一年创业故事。这期节目由两次访谈组成。我们主要的访谈是在2024年1月完成,不过过年期间,OpenAI重磅发布Sora,所以我们又在2月补充了一次访谈。由于杨植麟有大模型创业者和AI科学家的两重身份,所以节目中包含了许多他对于AGI技术演进的关键技术判断。我的播客节目在腾讯新闻首发,大家可以前往关注哦,这样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节目信息和更多新闻资讯:) 02:51 站在巨大技术变革的开端:前面是延绵而未知的雪山 03:35 11年本科、17年收敛到大语言模型、和图灵得主合作论文:杨植麟的学术之路 06:36 为什么AGI需要新组织?为什么科研机构、巨头的AI lab无法产生伟大系统? 10:24 全球化+AGI+很大用户量的产品,最终可能是AGI的必要条件 11:07 我们不想做“中国的OpenAI”,但应该学习OpenAI的技术理想主义 13:15 我在Google学习到的最重要一课:从无限的雕花中把自己释放出来 16:25 作为博士怎么与图灵奖得主合作?和学术大佬合作与和资本大佬合作,哪个更难? 19:37 创业这一年时间轴:ChatGPT激活资本、人才变量,我在硅谷做了一笔精确计算 22:28 Timing很重要,第一笔融资的窗口很短,只有一个月 27:54 怎么搭建AGI团队?现在有80人 30:21 卡的问题有很多back and forth,接下来一两年不会成为很大瓶颈 32:13 为什么月之暗面做to C且只做to C?(long context与Kimi智能助手背后的技术产品思考) 37:39 你认可说“国产大模型公司去年追赶GPT-3.5,今年追赶GPT-4,没有本质差异”这种说法吗?——这句话是对的,但也是片面的 39:17 追赶GPT-4是国产大模型的必经之路,但也要做非共识的新维度 40:53 不认同2023年下半年大模型市场转冷的判断,我们下半年确实也完成了融资 42:57 登月第一步是长文本,第二步呢?接下来会有两个最重大的技术milestone 44:21 只有一个颠覆性的东西,才配得上AGI这三个字,否则我们今天说的都没意义 45:34 我对PMF、落地场景和应用的看法(“应用”不是个准确的词,听起来更像目的——应该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46:54 User的scaling和Model的scaling这两件事应该同时做,降维打击发生过太多次 48:54 为什么开源追不上闭源?现在开源的方式和以前不一样了,它本身还是中心化 49:48 AI不是这一两年找到什么PMF,而是未来十年二十年能做什么改变世界 51:48 怎么对抗国内的焦虑情绪?大模型创业中的长短期平衡——如果没有长期,你会错过整个时代 57:41 回顾2023年的曲折、变量和预料之外 60:30 怎么看几个市场上的几个观点(包括Yann LeCun、Geoffrey Hinton、陆奇) 62:25 现在的大模型公司配比:一半实验室,一半商业公司 64:20 怎么看大模型创业公司和巨头的关系68:05 以上是对杨植麟的第一次访谈,接下来是过完年后的第二次。这次我们重点聊了OpenAI重磅发布Sora的技术观点和对2024年的全球大模型产业预测 68:24 Sora有多少在你的意料之中,多少在你的意料之外? 69:17 Sora解决掉的技术问题:能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窗口保持生成的一致性 69:40 Sora对于全球产业格局意义是什么?2024年大模型会有哪些新叙事? 71:57 视频生成之前的关键技术瓶颈,更unified architecture(统一的架构)仍然没有被解决 73:04 解读OpenAI关于Sora报告:《Video generation models as world simulators》 74:30 怎么看Yann LeCun对生成式AI的新观点(“通过生成像素对世界进行建模是一种浪费,并且注定会失败”) 77:45 Sora是视频生成的GPT-3.5时刻 78:37 为什么不同模态放在同一个模型里那么难?Sora + GPT会出现什么? 80:40 两个世界差得越来越远了吗? 83:41 2024年的全球大模型产业预测【更多信息】联络我们:微博@张小珺-Benita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公众号:张小珺

Get this podcast on your phone, Free

Create Your Podcast In Minutes

  • Full-featured podcast site
  • Unlimited storage and bandwidth
  • Comprehensive podcast stats
  • Distribute to Apple Podcasts, Spotify, and more
  • Make money with your podcast
Get Started
It is F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