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读英语美文 · 第378期 主播:永清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打响。苦战两个月,70万中国军队伤亡超过25万人,30万日军伤亡,淞沪会战被国际媒体形容为“血肉磨坊”。 为掩护十万大军西撤,1937年10月26日深夜,中国军队第88师第262旅第524团团附谢晋元率领420余名官兵坚守在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四行守军宁死不降,抗击数万日军。谢晋元率领的孤军仅有四百二十余人,为壮大声势,迷惑敌军,他对外号称有八百多人,史称“八百壮士”。 ...
为你读英语美文 · 第378期 主播:永清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打响。苦战两个月,70万中国军队伤亡超过25万人,30万日军伤亡,淞沪会战被国际媒体形容为“血肉磨坊”。 为掩护十万大军西撤,1937年10月26日深夜,中国军队第88师第262旅第524团团附谢晋元率领420余名官兵坚守在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四行守军宁死不降,抗击数万日军。谢晋元率领的孤军仅有四百二十余人,为壮大声势,迷惑敌军,他对外号称有八百多人,史称“八百壮士”。 四行仓库与未被占领的租界完全隔离,成为一座孤岛。从前线撤退到四行仓库参加掩护的多为湖北保安团的团员,这些没有作战经验的新兵,大多只有十七八岁。 “八百壮士”纷纷写下遗书,有人写下“誓与四行仓库共存亡,誓为中华民族求生存”,还有人写下“舍生取义,儿所愿也”。谢晋元写下“余一枪一弹誓与敌周旋到底,流最后一滴血,必向倭寇取相当代价”。谢晋元率领“八百壮士”血战四天四夜,歼敌两百余人。上海民众聚集在苏州河南岸,为勇士们助威打气。 1937年10月30日深夜,谢晋元接到“珍重退入租界”的命令,奉命撤离的“八百壮士”在枪林弹雨中分批退入租界。 1937年11月8日出版的美国...
Vie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