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周刊:商业财经动向全掌握

财经周刊:商业财经动向全掌握

http://www.ximalaya.com/album/272111.xml
40 Followers 1.0K Episodes
财经周刊:商业财经动向全掌握。

Episode List

BOSS说 | 中国中化原董事长宁高宁:人类真正的成功在于思维成功

Apr 13th, 2023 3:22 AM

BOSS说 |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仇保兴:碳达峰没必要关闸拉电

Apr 13th, 2023 3:22 AM

BOSS说 |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全面注册制不会消灭散户

Apr 13th, 2023 3:22 AM

2086.看清当前的市场

Mar 24th, 2023 4:46 AM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播匪石-34,今天分享的内容叫看清当前的市场,来自黑貔貅俱乐部。今年市场的宏观交易逻辑依旧为,中国的经济复苏叠加海外的经济衰退。只是在2月份之前,大家更加关注中国的经济复苏的乐观情况,而最近的1个月,情绪逐渐的转向为美联储高利率环境以及所引发的海外银行业的流动性危机事件。单看上证指数,我们感觉走的特别强势,也没跌多少,但是无论是恒生指数,还是创业板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这其实最核心的是,市场最热的两个主题:中字头+chatgpt 都对主板指数有较强的支撑。这里面表现最好的,肯定是数字经济跟中特估叠加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近期除了这两个以及偏向防御的贵金属,基本上走的都比较弱,这也符合目前的海内外的宏观环境。从指数看,在中国经济复苏的基础上,海外经济的波动将会成为干扰A股市场短期的最核心因素。如果未来一段时间,银行业的危机事件的以短期平息,海外没有太大的波动干扰,那么国内会继续交易复苏的逻辑,前期超跌的板块逐渐的反弹,资金短期高低切换;如果海外的事件继续,我想,通过港股传递到A股的波动,整个市场,但从指数看,可能还是有下行的空间。这里面最关键的事件节点,毫无疑问的是,明天凌晨的美联储的三月加息情况,市场预计加息25个基点概率更大,这或许是最优的选择,起码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来说是这样的。从板块交易的逻辑看,chatgpt以及所衍生的数字经济,无论是计算机算力,还是硬件软件等,想要短期兑现业绩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经过短期快速的上涨以后,面临4月份业绩兑现的问题,大家炒归炒,身体上还是很诚实的,从历来的主题来看,大行情,尤其是超大行情还是要伴随着事件的不断催化以及业绩的释放。最大的可能性,大家今年依旧是在数字经济里面继续,而换一个方向,炒高的继续等业绩,毕竟产业的逻辑比较清晰。中特估的情况大概也类似,宏观叙事叠加上方向众多,关键一点是,很多方向估值依旧比较低,明天可能搭上军工,后天就可能炒银行等等,反正大方向是比较确定的。这两个板块能够承接巨额的资金,也可以讲很多的故事听,公募基金发行,后面已经安排上,起码我看到的很多公募基金都在准备发行,中国特征估值体系主题的基金产品,每一波大的行情都无一例外,无论是14年一带一路,17年的房地产基金,19年的5G,还是这两年的风电光伏,新能源,最后都是流动性推动。过去两年的当红板块,风光电储最近一段时间多少有些落寞,跌多了自然有资金去买,当然也是逻辑一套一套的,这是创业板毫无争议的最大的权重,业绩上多少没有问题,增速下来以后,预期自然也低了。如果从筹码交换的角度来看,反弹的概率,要远大于反转的可能,毕竟上方套牢的人太多,需要时间消化,除非有新的更性感的故事。无论怎么说吧,海外的风险还没释放完毕,这点自己得要清楚。抢反弹也好,抄底也罢,亦或者去打防御都没问题,因为今年A股市场的整个环境要比去年好,安排一个更为合理的收益率预期更重要,千万不要太高。

2085.医疗到底在跌什么?

Mar 24th, 2023 4:46 AM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播匪石-34,今天分享的内容叫医疗到底在跌什么?来自金牛远望号。我觉得医疗比新能源还惨。一方面,医疗跌幅比新能源大,直接腰斩了。另一方面,新能源只是跌回了2年前的价格,而医疗跌回了3年前。换眼之,3年前你买医疗,到现在几乎0收益。而3年前买新能源,居然还有100%+的收益。现在很多人在抄底医疗,结果买到了半山腰。暂且不说做的对不对,但很多人抄底的理由肯定是不对的。他们的底层逻辑是看到医院人满为患,说明大家需求很大,所以医疗该涨。可实际上,这完全不是一码事。我们来看看医疗指数的前十大成分股。这里面最贴近大家所理解的医院人很多的,也只有一家眼科医院(爱尔眼科)和一家牙科医院(通策医疗)。而且只能算是勉强贴近。毕竟眼科和牙科多数时候只是一种对美的需求,并非大部分人挤进医院的主要原因。再往后看其他成分股,就更是如此了,和医院里的医疗服务都没啥关系。本质上是因为中国的医院就没几个上市的。极个别民营医院也是在香港上市。那么问题来了,医疗基金里的医疗股,既然不是医院,实际是些什么公司呢?答案是医药外包服务公司。药物的研发过程如下。医药外包服务是红圈里的部分,属于非核心环节,是可以外包出去的。你可以把医药公司开发药物的过程想成是你家里的装修。最重要的装修风格是你自己(医药公司)定的,而剩下的交给设计公司和装修队伍(即医药外包服务公司)来做。所以你会发现,医疗基金它其实和医院关系不大,和医药研发却很接近。市面上还有个生物科技指数,听名字就知道和生物医药研发相关,生物科技指数和医疗指数过去3年的走势,几乎是一样的。而基金经理管理的主动医疗基金,走势和医疗、生物科技指数也非常接近,最典型的就是葛大姐的中欧医疗。总之,如果你以为买医疗基金买的是医院里的巨大人流,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而且这里面逻辑很可能是相反的。老龄化加深,医院里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典型的民生问题。国家就一定会想办法控制费用。大家去医院,主要就两块费用。一个是医生的服务费用,一个是药物器械的费用。咱们国家医生的服务费已经压到很低了,还能压的就是药物和器械的费用。所以很有可能是医院人越多,需求越大,药物和器械的价格被压得越低。那么医药外包服务公司作为药物利益链条上的一环,利润必然也会受影响。而这正是这些年医疗基金跌跌不休的一个核心原因。当然,这轮调整的时间确实足够长了。我们可以看下医疗指数基金,相较于市场已经弱后5个季度了。加上本季度,就是6个季度。其实,国内对药物器械价格的压制相当到位了,而且近期有放松的迹象。毕竟,药企要是利润很低,就没有充足的资金去研发更好的药物。这也是去年四季度医疗基金大幅反弹的主要原因。但是吧,东边不亮,西边亮。美国今年居然也开始压药物的价格了。要知道,美国作为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医药集团的利益是非常强大的。一瓶胰岛素,美国的价格是隔壁加拿大的7倍。过去10年,美国涨得最好的,不是房地产,也不是股票,而是药价。全球药王修美乐,过去10年,价格竟然涨了18倍。而在社会主义的铁拳下,在中国使用这个药物的价格,竟然只有美国的3%。因此,中国的医药外包服务公司,除了服务国内药企,很多都是服务海外的药企。在今年却出现变局,大家应该还记得去年美国通过了一个法案,叫《通胀削减法案》。很多人只看到了这里面对美国新能源的扶持,却没看到这个法案还压制了美国药物的价格。毕竟药物降价,它也属于降低通胀嘛。这个法案里的部分规定,今年陆续开始实行了。3月1日,美国礼来公司的胰岛素药品在美国全线降价,降价70%。3月6日,美国参议员桑德斯致信另外两家胰岛素公司诺和诺德和赛诺菲,大概意思是礼来已怂,你们看着吧,小心我削你。3月14日,诺和诺德宣布大降价。3月16日,赛诺菲也宣布降价。降价幅度都超过70%。大家可以去看医疗指数的走势,这几天中国这边的医疗股都崩了。顺便一提,桑德斯是什么人呢?他的威力怎么会这么大呢?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信奉社会主义的参议员。那年民主党内部竞选,他硬是靠着全美百姓捐款(无任何财团支持),差一点点超过希拉里。如果他赢了,那我们2016年看到的将会是桑德斯和川宝的对决。所以进入2023年,特别是3月份,中国这边的医疗指数就一直跌。主要跌的就这事。要是美国也开始控制医药费价格了,那中国的医药外包服务公司自然不会好过。要我说,现在的医疗基和中概基有点像,属于命运时不时被别人握在手里的那种,最难受。结局可能会很像。也许会跌出一个极度悲观的超低价,出现一次历史性的买入机会。最后总结一下,买医疗,首先你要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其次,要慎重,不要随便建仓;最后,徐徐图之,等待天明。

Get this podcast on your phone, Free

Create Your Podcast In Minutes

  • Full-featured podcast site
  • Unlimited storage and bandwidth
  • Comprehensive podcast stats
  • Distribute to Apple Podcasts, Spotify, and more
  • Make money with your podcast
Get Started
It is F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