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n Ads Marketplace to earn through podcast sponsorships.
Manage your ads with dynamic ad insertion capability.
Monetize with Apple Podcasts Subscriptions via Podbean.
Earn rewards and recurring income from Fan Club membership.
Get the answers and support you need.
Resources and guides to launch, grow, and monetize podcast.
Stay updated with the latest podcasting tips and trends.
Check out our newest and recently released features!
Podcast interviews, best practices, and helpful tips.
The step-by-step guide to start your own podcast.
Create the best live podcast and engage your audience.
Tips on making the decision to monetize your podcast.
The best ways to get more eyes and ears on your podcast.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podcast advertising.
The ultimate guide to recording a podcast on your phone.
Steps to set up and use group recording in the Podbean app.
Join Ads Marketplace to earn through podcast sponsorships.
Manage your ads with dynamic ad insertion capability.
Monetize with Apple Podcasts Subscriptions via Podbean.
Earn rewards and recurring income from Fan Club membership.
Get the answers and support you need.
Resources and guides to launch, grow, and monetize podcast.
Stay updated with the latest podcasting tips and trends.
Check out our newest and recently released features!
Podcast interviews, best practices, and helpful tips.
The step-by-step guide to start your own podcast.
Create the best live podcast and engage your audience.
Tips on making the decision to monetize your podcast.
The best ways to get more eyes and ears on your podcast.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podcast advertising.
The ultimate guide to recording a podcast on your phone.
Steps to set up and use group recording in the Podbean app.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播匪石,今天分享的内容叫牧原股份,到底怎么了,来自上海老6。
2天跌幅12%,总市值也跌破了2000亿元。中秋国庆“双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与节后第一个交易日,牧原股份分别下跌4.56%与7.63%,10月9日收盘价跌至35元/股,创下自2020年2月以来的阶段性新低。
巨头猪企们似乎很少有去主动大幅去产能的,即使资产负债表在恶化,大家也都在熬,都在赌未来。据统计,A股20家猪企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的总负债规模,已超过4500亿元。当然,“猪老大”牧原股份排在第一。近日,雪球上也有股民讨论:这会不会又是一个恒大?
中国养猪行业老大——牧原股份,到底怎么了?
遥想2021年2月,牧原股份以“猪茅”的姿态,总市值直逼5000亿元。相比之下,牧原股份相当于跌没了一个现在的自己。
近几年凶猛扩张、豪赌未来的猪企们,如今都处于煎熬之中。牧原股份正是在这一轮扩张之中变成了“猪老大”。然而,2023年,降本增效成为了猪企的核心主题。今年,养猪企业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已暗流涌动。牧原股份也是如此。
“猪老大”尝试承包制
2023年上半年,牧原股份实现营业收入518.69亿元,同比增长17.17%;归母净利润为-27.79亿元,同比虽然大幅减亏但依然在亏损。在持续低迷的猪行情之中,近期,网传牧原股份大规模裁员,并且内部实行承包制,自繁自养的养殖模式或将调整。
这几年,行业扩张迅猛,牧原通过其自繁自养一体化的模式跑了出来,助其超越温氏股份一跃成为行业老大,并且差距越来越大。如果真的调整模式,那必将是养猪行业的一个大新闻。
网络传言加上股价暴跌,牧原股份终于给了回应。10月9日下午收盘后,牧原股份紧急召开投资者电话会议,牧原股份董秘回应称,公司未发生大规模裁员,员工流动处于正常水平。2022年底的员工人数是14.04万,今年6月公告人数是13.9万,“最近几个月稳定在这个数字左右。”从整体趋势来看,从2019年到2022年,牧原股份的职工总数在逐年增加,未曾有过负增长。相比2022年年末,2023年上半年末却减少了1400人左右。
牧原股份河南一养猪场的员工:“牧原人员流动挺大的,但从不正面裁员,每一次都是换考核方案,或者觉得这个人不行,就变着法让这个人走。”
新的方案的确也来了,网传的承包制确实存在。不过,秦军称,牧原股份未改变养殖模式,目前的内部承包是对考核激励机制的一种尝试与探索。
根据牧原股份的说法,“目前公司试行的是共创共享激励机制,让员工成为共创共享的合伙人”。而该机制的目的是,引导有能力的员工竞聘接猪,饲养更多单元的猪。
在养殖过程中,经营模式、管理制度、销售渠道由公司统一把控,生猪等资产归公司所有。牧原股份还举了一个例子,辽宁区域的一位哺乳段共创合伙人,实行共创共享激励机制后,业绩提升20%,奖金提升50%左右。
怎么理解这种机制呢?“这就类似于租公司的场地,然后自己干,本来一个人养两个单元,承包后可能会让一个人养四个单元。肯定更累了,工资还可能和以前差不多。总结下来就是,活多钱不多。”部分养殖场,“(内部承包)公告下来了,目前还没落实,但说的是都要改革、实行。已经准备实行了,但是大家都不乐意。”这一切,都是为了所谓的降本增效。
牧原股份早前就表示,对于未来猪价走势难以判断,因此,公司已经放缓产能扩张节奏,并在内部采取措施降低成本。而向内部挖潜,牧原股份想要的是,成本会更低,批次利润更大。
5月份时,牧原股份称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已下降至14.9元/公斤左右,而彼时新希望为16.5元/公斤。9月,牧原股份完全成本在14.7元/公斤左右,并称力争年底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降至14.5元/公斤以下。对牧原股份而言,想方设法降成本,是其2023年必须要做的事。
资金缺口突然变大
在降成本这件事上,牧原股份确实想尽了办法。作为国内养殖规模最大的猪企,在6月20日的牧原开放日活动上,牧原股份却联合多家同行发起了一个“互不挖人公约”。
行业持续不景气,控制成本是各家猪企都面临的非常重要的课题。“互相挖人”自然也会导致成本上升。“如果公司的骨干被大量挖走,那就会伤筋动骨。这几年,各大公司的薪资越来越高,(人才)培养成本也在升高,现在又是养殖不赚钱的时候。”在某头部猪企做到过管理层分析称,“互不挖人”也是对成本的一种控制。
不过,7月底,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被约谈,之后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双胞胎、正大投资四家公司随即发布联合声明,撤销“互不挖人”倡议。
前有“互不挖人公约”,后有“承包制”,牧原股份为什么要想尽办法降成本?答案很简单,牧原股份也感受到了资金压力。
生猪市场整体仍处于供大于求状态,7月猪价的局部反弹难以修复资产负债表,不改行业产能去化大趋势,产能去化仍将贯穿2023年。
问题是,巨头猪企们似乎很少有去主动大幅去产能的,即使资产负债表在恶化,大家也都在熬,都在赌未来。牧原股份更是如此。猪企现在进入了一个循环里,前期大跨步扩产,后来猪价下行,导致如今出栏量越来越大却在亏损,但是,猪行情持续低迷,很多猪企借钱养猪也不减产。
这是一场豪赌,至少在现阶段并不是一个良性循环。能打破这个循环的,理论上只能寄托于猪价上行,迎来新一轮猪行情,或者养殖成本下降,能实现盈利。2023年就剩下两三个月了,新一轮猪行情还未露面。寄托于猪价的上行,至少目前来看,希望比较渺茫。于是,牧原股份的降成本“大法”一个接一个。
今年,上市猪企比较普遍的目标,就是降负债。新希望6月份就表示,公司资产负债率总体偏高但可控,到2023年年底会有所下降。
不过,从年初到年中,出栏量前五的猪企,负债率一个都没降下来。作为中国养猪行业的老大,牧原股份也是如此。牧原股份2022年年末、2023年一季度末、2023年二季度末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4.36%、56.37%、60.06%,未降反升。
虽然相比其他巨头同行,牧原股份的负债率不算特别高,但行业整体已经处于较高水平。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牧原股份的总负债已达1152.65亿元。
负债率高了危险与否,要看企业发展阶段与所处市场环境。2020年负债率高不要紧,当时企业快速扩张,猪价比较高。而如今,猪场建好了,产能利用率不足,猪价低于成本线,这个时候高负债,就比较危险。
而且,牧原股份的有息负债也在持续上升。2023年上半年末,牧原股份有息负债占总资产的比重已经升至37%,而2022年末是为29%,2020年为25%,2019年为16%。更重要的是,牧原股份的短期资金缺口也越来越大。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牧原股份的短期资金缺口已经达到了330.07亿元,此前,从2020年到2022年依次为41.93亿元、163.01亿元、146.81亿元,2019年还没有资金缺口。相比去年末时,2023年上半年末,牧原股份的资金缺口扩大了整整一倍。
据统计,A股20家猪企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的总负债规模,已超过4500亿元。当然,“猪老大”牧原股份排在第一。
牧原股份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裁为河南人秦英林。在2020年前后猪行情的一片涨声中,秦英林成为了千亿富豪,并稳坐河南首富。如今,虽然也是大富豪,但财富已缩水不少。
9月29日,牧原股份公告称,秦英林质押了6160万股,占总股本的1.13%。截止公告日,秦英林已累计质押2.87亿股,占总股本的5.24%,占其持股数的13.74%。
全国生猪的价格,8月10日为17.51亿元/公斤;10月3日,跌进了16元之内,为15.88元/公斤;10月11日为15.53元/公斤。而2022年10月11日时为26.67元/公斤。
当旺季不旺,生猪价格再次跌破8元/斤,近几年大肆扩张的猪企们只能继续熬着。正邦科技没有熬过来,新希望在主动调整,而牧原在想方设法降成本,还开拓了屠宰业务……当然,谁都不想成为养猪界的恒大。
Create your
podcast in
minutes
It is Free